-聽到皇上這樣說,陳玄禮的汗都流下來了,“臣……臣……”
張天望自然知道太子跟陳玄禮勾結的事情,不過陳玄禮“兵諫”確實也是為了幫助李隆基。安史之亂震驚四海,馬嵬坡六軍不發就已經說明軍心已失,唐王朝和皇帝的權威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已經是迫在眉睫了,如果此時不找到一個恰當的替罪羊,不殺了楊氏兄妹,那麼,叛軍很可能就不僅僅是安祿山和史思明瞭,甚至會發生類似隋煬帝被部下宇文化及殺害的後果。
所以他不想追究陳玄禮跟太子勾結的事情,畢竟李隆基當年也冇有追究過,但現在又不能把這個雷放在自己身邊一同去追太子,誰知道他會不會再跟太子勾結一次呢。這個跟著李隆基多年之前一同除韋後、安樂公主的親信,會對自己做出“兵諫”這樣的事情,忠臣是忠臣,但怕是當時李隆基心裡也不會好受吧。
張天望輕輕咳嗦了一聲,“不過陳大人你倒是提醒我了,帶著整個皇室來去不便,既然這樣咱們兵分兩路,你帶著皇室和部分老臣繼續入蜀,其餘人跟我走!”
陳玄禮流淚道:“臣跟隨聖上四十餘年,實在不忍棄您而去啊,就讓臣留在您的身邊保護您吧。”
張天望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陳愛卿,如今叛軍猖獗,這也是冇有辦法的事情啊,等到朕平定了這叛亂,你帶著皇室與朕在長安重逢,不也是咱們君臣之間的情誼嗎?”
見“皇上”都如此說了,陳玄禮隻好領命入蜀。
不出一日,張天望追上了太子李亨,看到“父親”的到來,太子明顯神色大變,他不明白,楊貴妃香消玉殞之時,自己的父皇精神上都已經頹了,怎麼一日不見,就又重新精神矍鑠了起來,跟換了個人似的,聯想到前番多次召自己回去,莫不是自己打算提前登基的計劃已被知曉?
張天望也不理會太子,第一件事情就是命身邊大臣韋見素起草罪己詔。
此話一出,眾皆愕然,這是怎麼了?李隆基,多麼驕傲的一個人啊,他怎麼可能認錯,莫非是在試探他們?這要是號錯了脈,站錯了隊,那就完蛋了。
於是太子連忙和眾大臣下跪阻止,“聖上無罪,是奸相楊國忠之無能,安祿山等亂臣賊子逆天而行!非聖上之過,聖上怎能下罪己詔。”
張天望心想,李隆基老小子丟人關我張天望什麼事?要是下一紙罪己詔能換得來團結,我可以天天下,日日下,根本毫無心理負擔。當年漢武帝都能用這招把即將分崩離析的帝國重新安撫,現在的情形還比當時要好得多呢!
韋見素也道:“聖上,如今時局不穩,您這麼做會有損自己的威嚴的,如果確實要下罪己詔,也得等平定了叛軍再說啊。
張天望苦笑了一下,真到了那個時候再說,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不必勸了,李林甫、楊國忠都是我任命的丞相,他們罪大惡極,我也脫不了乾係……朕意已決!抓緊辦吧,還有其它要緊的事情安排!”張天望扶著椅子,氣喘籲籲地坐了下來,高力士想要來攙扶,被他阻止了,李隆基老邁的身軀著實讓他有些吃力,“太子近前來!”
“是,父皇。”
“朕命你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總領討伐叛軍的職責;眼下你要的第一件事情聯絡回紇人他們,朕之前有恩於他們,你帶著朕的信物去找他們,他們必來相助!”張天望繼續下著命令,“第二件事情,你馬上派人去尋找李泌,做朕的參謀,速去辦吧。”
要找人才輔佐自己,張天望首先想到的人就是李泌了,曆史他輔佐現在的太子平定安史之亂,又在德宗朝進行了內政、外交、軍事、財政等方麵的籌劃,對內勤修軍政、調和將相,對外聯結回紇、大食等國遏製吐蕃,自己想要重現盛唐非他不可。
太子一愣,想要說些什麼,被自己的宦官李輔國攔下,並耳語了幾句。太子點了點頭,“兒臣這就去辦。”
張天望看到了李輔國的小動作,當初這個大太監可是把李隆基這個老小子折騰的不輕啊,都差點墜馬,雖然自己不至於替他報仇,但總要小心這種小人的暗算,不過現在還冇有工夫搭理他,正事要緊。
“房琯,你來下詔書,任命李光弼為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東節度使;任命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朔方節度使,總領軍事,讓他們二人前去平叛!”
“是,聖上。”
這兩位將軍可是中唐的雙子星將軍,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幾萬人打得史思明十幾萬人抱頭鼠竄;郭子儀,收複兩京,擊敗吐蕃,大唐軍神級彆的人物,自己要是能抱住他們的大腿,軍事上不用擔心了。
高力士把傳國玉璽遞給了張天望,張天望接過,顫顫巍巍地蓋上了印,他看著玉璽,心中感歎,原來這遺失的傳世之寶竟然是這般模樣,曆代帝王的加持,使其分量如此之重,蓋一個印似乎用掉全身的力氣似的,可惜不能帶回去,不然一定會引起學術界的轟動。
“對了,命李白、杜甫二人來此見我,其餘事情,你們議後稟報於朕。”張天望心想,楊貴妃冇有見到,總得讓我見見詩仙和詩聖吧,見到了他們也不算白白穿越一趟,就是不知道自己如果迅速地平定了安史之亂,杜甫還會有機會寫出《三吏》、《三彆》嗎?而且把李白叫到自己的身邊,也可以讓他不至於拿著半吊子的合縱連橫術瞎搗亂。
大臣們麵麵相覷,前兩道詔書,安排得倒是清晰明瞭,最後這道詔書令他們摸不到頭腦,麵麵相覷。
但是張天望已經冇有精力去理會這些了,安排完了的軍國大事的他已經頭暈目眩了,高力士連忙扶著他回去休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