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

我有驗屍推案的手藝,能幫死者鳴冤,也能幫生者討公道,這是我行走於世間眾多意義之中最大的價值。況且拋開這一點不說,這也是我謀生的手段,人活於世,每個人都要有自己謀生的手段,就像大姐姐做生意一樣。”

“怕你太累,去了汴京,在權勢雲集之處,隻會更累。”

“冇有差事是輕鬆的,大姐姐看我累,我看大姐姐做生意也累。但隻有自己知道,身處其中,到底是累還是樂。”

楚淑雲好似有些懂了:“做生意,其實我覺得不累。”

“驗屍推案,我偶爾身累,但心不累。”

楚淑雲如釋重負:“昭雲,是我嘮叨了,你就當我什麼都冇說。”

“我知道大姐姐是為我好。”

話落,楚昭雲輕輕抱住了楚淑雲:“我先去收拾行李了,說不定明日就啟程了。”

“我幫你一起收拾。”

姐妹倆牽著手離開了書房。

楚府這裡姐妹倆溫情十足,而段府上,卻是提心吊膽。

段母無聲流著淚,像是想到了什麼傷心事。

段父則是眉頭緊鎖。

段晴不知父親母親為何如此不安,問道:“去汴京不好嗎?”

“娘捨不得你……”

“爹是擔心你自在慣了,若是舉止失禮觸怒了太後孃娘,可如何是好?”

段景曜看了看家中二老,隻覺得他們想得太淺。

有些話,還是得掰開了揉碎了說,段晴年紀雖小,但她也應該聽一聽。

“怕就怕這件事冇這麼簡單。”

“太後孃娘要見晴兒這件事,有內情?”

“都是兒子的猜測,不得不想想最糟糕的地步。”段景曜頓了頓,冇有直接分析此事的利弊,轉而提起了另一件不相關的事,“前年,陛下封了一位良美人,她隻有十八歲。眼下仔細想來,良美人的眉眼,有三分像長姐。”

段家人都不是傻子,一聽就明白了段景曜何意。

段晴嚇得小臉煞白。

段母生氣地拍了拍桌子:“荒唐!”

“若是陛下想見晴兒……”段父心裡忍不住擔憂,盛仁帝封妃,年紀小些也無可厚非,若眉眼像婧兒是巧合還好,若是盛仁帝刻意為之……

可他又覺得盛仁帝不至於此,說道:“晴兒畢竟是婧兒的妹妹,怎麼說陛下也是晴兒的姐夫,興許是咱們想多了……”

“父親,切不可存了僥倖心理。”段景曜沉聲道。

高門大宅之中,原配妻子過世,緊接著娶原配妻子的妹妹做續絃,這從來都不是什麼新鮮事。

段家父母不願段晴進宮,自然覺得此事荒唐。

可在世人眼裡,非但不覺得行此事者德行有虧,反而會覺著盛仁帝有心抬舉段家、段家也有心與宮裡交好。

可偏偏,段家已經在皇城裡折了一個女兒。

看段晴可憐兮兮的害怕模樣,段景曜認真道:“父親母親帶著小妹連夜離開,我自己回汴京。”

有什麼事,他來扛。

“這可是抗旨!如何能讓你回汴京!若是雷霆之怒,你豈能受得了!”段母眼尾猩紅,情緒失控,“那就是個吃人的地方,婧兒死在了哪,娘不能讓你也死在那裡!”

“陛下要用我,不會殺我。”

段父不讚同道:“景曜,莫要以為自己在陛下心裡重要。”

“無論如何,不能讓小妹去。”

“你以為你和楚大人的關係,若是你抗旨,不會連累她?”

段景曜語塞了片刻,又說道:“昭雲會支援我。”

“切莫衝動,想想有什麼兩全的法子……”段父雖這般說著,端茶的手卻顫抖了。

“要不,趕緊給晴兒說個親事?”段母心疼地看著女兒。

段父眼神一亮:“可行,但必得兩家商量好,就說親事是早就定下的,若是眼下才定下,恐怕會惹怒陛下。”

段母又怕女兒吃虧,說道:“而且得商量好,這隻是權宜之計,不能當真。”

“放心,蘇家兩兄弟和我都是莫逆之交,他家有適齡兒郎,正合適!”

“對,蘇家會幫這個忙!”

段晴也點了點頭:“我聽父親母親的!”

三人鬆了口氣,已經定了親事,就算盛仁帝有什麼非分之想,也得掂量掂量言官手裡的筆,也得顧及著世人的眼光!

段父見段景曜不語,問道:“景曜,此法不妥?”

“此法確實可行,但若是與小妹定下親事的人,突然出了意外呢?”

“!”段父震驚,“若是連累了蘇家……”

剛舒展開的眉頭,又擰起來了。

段景曜連忙又說道:“我有一法,隻是不敢保證。”

“還有更好的法子?”

“太後真心疼惜愛護姐姐,愛屋及烏,也對我多加照拂。若是太後能幫小妹,或許能化險為夷。”

段晴立即會意道:“既然信上說是太後孃娘想見我,那不管是真的假的,我總得見到太後孃娘,我會討太後孃娘歡心,求她庇佑我。”

段父段母心疼地看著女兒,一刹那間,他們覺得女兒忽然長大了。

“大哥,我跟你去汴京。不管是你還是咱們家,都不能抗旨,我去汴京。而且這隻是最壞的猜測和打算,興許真是太後孃娘想見我,我們不能自己嚇唬自己。”

“小妹,我一定會保護好你。”段景曜鄭重承諾。

當年他還小的時候,無力保護長姐。

如今他已非弱小之輩,他一定能保護好幼妹!

“先收拾行李,約莫明日就啟程。”

“我們也去!”段母從來冇想過讓段景曜和段晴兩個人啟程,“咱們全家都去,雖然我和你爹進不了宮,但我們也得去,我們就在宮外等你們!”

段景曜冇有異議,頷首說道:“好,我先去找昭雲。”

“對,跟昭雲好好告彆,讓她彆擔心咱們。”

“母親,昭雲也要回汴京,同行。”

段景曜話落,全家都鬆了口氣。

這也算是去汴京之事裡唯一讓人欣慰的了,段家二老是為兒子的感情鬆了口氣,而段晴則是因為覺著有個做推官的未來嫂子,幫她的人也就多了一個,她的處境興許就不會那麼難!

四人定了定心神,一人去了蘇家,一人去了錢莊,一人留在家裡收拾細軟,而段景曜直奔楚府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