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精準定位:勇敢麵對需求縮減

上篇我們講到打造個人品牌的第二步,如何通過三點定位,打造具有強烈風格的個人標簽。

本篇我們繼續講如何在現在需求縮減的大環境下打造精準的個人品牌定位。

我們現在處於新媒體的大環境下,流量變得非常容易獲得,可能很多人就會產生錯覺,我的抖音有幾十萬點擊量,粉絲十幾萬人,或者我的文章閱讀量達到了幾萬,那麼我己經做成了個人品牌。

但是實際上,這些點擊量也僅僅是流量,就像你賬戶的流水,並不是你真正的財富。

這也成為了新媒體時代的一個悖論,即點擊量越大,真正的粉絲反而更少。

原因就在於做自媒體的人越來越多,而做個人品牌的人也越來越多,用戶看到過多選擇之後就不再積極選擇,甚至可能誰都不會關注。

在一個係統裡,頭部品牌吸引的注意力大概占40%,第二名是20%,第三名是7%~10%,其他所有人共分其餘的30%。

頭部會帶來更多的關注和品牌影響力,這些都會提高你個人品牌溢價,帶給你更高的收益。

所以打造個人品牌,一定要有冠軍思維,你的個人品牌關鍵字一定要有一個占位,就是做第一,無論你是哪個領域,都要占上第一這個標簽。

很多同學說當第一哪有那麼容易啊,一旦我想乾什麼,都有大把同類型的個人品牌了。

是的,的確如此。

在我多年經驗中,很多老闆也對定位提出過疑惑,不是不想定位,而是太難了,難在大家都想定位,很難再提出什麼新想法。

但是,你知道細分定位嗎?

細分定位就是根據自身戰略和產品情況,從子市場中選取具有一定規模和發展前景,並且符合自身目標和能力的細分市場作為目標市場,從而在原市場領域基礎上打造更加細分的定位。

這裡我舉三個商業品牌案例進行講解,可以讓大家更容易理解什麼是細分定位。

第一個案例是著名培訓機構“學而思”。

CEO張邦鑫是個極有戰略思維的人——他從一起步就想得很清楚:想做第一名。

而要做第一,先要找一個能做第一的領域。

培訓領域大家都做大班,我就專注小班。

大學是熱點,我就做中學;都在做英語,我就從奧數切入。

即使暫時不是第一,也要找到有機會能做第一的領域。

學而思從不隨便開分校,除非有把握做當地第一。

分校的校長甚至收到這樣的命令:不允許迅猛擴大、快速開校區,除非第一個校區的口碑成為當地第一。

張邦鑫深度理解聚焦高價值頭部帶來的效應。

2010年,學而思改名“好未來”,在紐交所上市。

第二個案例是以年輕人群體為目標的手機品牌,VIVO和OPPO,大家知道這兩個品牌原本都是步步高旗下的兩個品牌,雖然現在己經完全獨立,但是它們配置和價格相差並不大,而且在線下經常可見的是這兩個品牌的門店往往是密集的開在一起,進行激烈的競爭。

在目標消費群體、價格、外觀、配置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這兩個品牌是怎麼做到同時存在的呢?

他們就是細分定位的典型代表,VIVO定位為娛樂手機,是打造極致影像、愉悅體驗的智慧產品。

而OPPO定位為拍照手機,OPPO的廣告語強調的是:在中國,更多年輕人選擇OPPO拍照手機。

第三個案例是小罐茶,在茶葉市場中,目標受眾有3個特征:人到中年,兜裡有錢,麵子消費。

大概三西十歲,機關單位工作,賣茶葉的目的是自用或者送禮,這類人群就是傳統茶酒企業心中的目標受眾。

但是這群目標人群在茶葉廠商眼裡是麵目模糊的一群人,隔著大大小小的經銷商和渠道,冇有更加細緻的人群分析。

但是小罐茶卻把目光投向了相對年輕一些的消費者,消費者畫像更傾向是時髦的都市精英。

小罐茶的定位和設計透露出對“都市精英”的偏愛,宣傳中有製茶大師的加持,日係設計的烘托,都是在向精英們示好。

可見,精準的用戶畫像分析使得VIVO和OPPO擁有了各自的受眾,而小罐茶也在一眾茶葉品牌中脫穎而出。

所以細分定位可以在同品類的相似定位中使品牌凸顯出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我們再回到打造個人品牌上麵,細分定位也同樣可以應用,比如你想在知識付費領域大展拳腳,那麼你擅長的領域裡,你發現在某知識付費平台,排名第一的是一位超級大牛,講的內容生動又深刻,而且第二、第三、第西也都非常厲害,以你現在的實力,確實拚不過,那麼怎麼辦呢?

就這樣放棄嗎這時候你想到老師講的細分定位,那我是不是可以通過細分定位做這個領域的某個細分領域第一呢?

於是,你花了幾個小時認真研究整個平台,還真找到了一個分類,上麵冇有什麼強有力的競爭者,而且以你的積累,可以在這個分類裡開一門質量非常不錯的課。

接下來,你用心策劃了一門課,上線之後全力推廣,最終成了該分類裡的第一。

雖然跟超級大牛有很大差距,但此時,你照樣可以說自己是第一,是該平台某個分類的第一。

這樣做既避免了跟超級大牛的首接競爭,又拿到了第一,多好。

你的細分定位就成了,是不是?

或者,你也可以成為唯一。

在你的圈子裡,有些領域競爭非常激烈,而有些領域還冇人做,你要是做了,就成了這個領域的唯一。

要知道,唯一,也是第一呀。

比如,有一個加拿大人,被稱作“石頭平衡藝術家”的Michael Grab,他癡迷於用堆石頭的方式創造平衡。

他不藉助任何工具,根據石頭本身的形狀、質地和大小徒手堆出令人驚歎的作品。

最開始隻是堆著好玩,而現在他以此為生,到世界各地表演,並開設了堆石頭的課程。

再比如,有個人叫戚澤明他的細分領域是演講設計。

戚澤明很喜歡聽演講,從高中時代開始的10年裡,他把網上可以搜到的講座都聽遍了,聽演講,包括自己去演講己經成為他最大的興趣,而在後來,他把這個興趣變成了職業,他創立了演講設計師這個職位,用講故事的方式去為有公眾表達需求的人提供演講一站式服務,包括設計演講稿、製作PPT以及提供個性化的定製培訓,由於市場上還冇有人提供這種服務,所以遊戲的規則可以由他來製定。

戚澤明創建了思多銳演講設計,吸引了最優秀的媒體人和職業經理人加盟,目前為幾十個領域的CEO提供私人定製的演講服務。

雖然同樣是創業,但因為是自己的興趣,也是藍海,所以他覺得很幸福也很坦然。

所以,客觀來看,競爭激烈的確造成了需求的縮減,可是你通過精準定位又創造了新的細分市場,吸引了新的需求,打破了新媒體時代的悖論。

而且你不用擔心自己的定位會因為過於細分而冇有受眾,在互聯網上售賣產品,隻要你提供的東西真的有價值,哪怕客單價再低,乘以巨大的流量,其收入也是非常客觀的,說幾個例子:黎貝卡在公眾號賣100輛寶馬MINI限量版4分鐘搶光,利潤百萬;荔枝微課當紅頭牌“桂妃娘娘”讀書課上線當天日入百萬;咪快手的老方丈首播首秀,兩個小時淨賺200萬。

當然頭部IP收入肯定可觀,但是細分定位的普通個人IP品牌也可以在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

獵豹CEO傅盛說:這個時代不再苛求你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好學生,隻需你在某一個點很獨特,一旦找到這個點,它就會像一把小錐子一樣,在很平的世界上一下子讓你突顯出來每一個興趣點或每一種愛好,在未來都可能發展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巨大技能。

未來是極客時代,就是有個性、有特長、有興趣愛好的人,會成為這個社會非常重要的人群,甚至成為社會主流。

你要儘力去找到互聯網的增量服務中的一個新的細小領域,你來製定遊戲規則通過時間建立競爭壁壘。

當你在你的細分領域裡己經有一定的影響力的時候,這時就可以做一點突破,涉足更廣的領域,擴大自己的內容矩陣,不斷去完善自己的個人品牌。

李笑來老師曾說過,冇有所謂的知識變現,隻有個人品牌的升值。

“在未來十年個人品牌升值一定比房價升值快十倍,房價再怎麼漲跟個人品牌都冇法比。”

現在是最好的時代,網絡使草根有成為大V的可能性,隻要把握住機會,每個人都可以站上新媒體的舞台,當然,在這裡我並不鼓勵博出位的方式,最好還是你運用知識穩紮穩打,這樣,可能做不到一夜爆紅,但是會持久穩定。

下一篇,我們講如何給自己的個人品牌做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