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料事如神但天有想法!

-而原本十分排斥趕路的烏先生,現在恨不得立馬就走!誰叫他手上的冰盒那麼大呢,感覺比之前的大了三成!難道是極品千山雪?

烏先生眼神亮晶晶的,猶如稚童,“你什麼時候見那什麼將軍?我想問問這份千山雪哪來的。”

“我猜是從韃靼王庭所得?”明悠也不是很確定,按說寶貝應該在蕭回第一次進狼居胥山時,就被他蒐羅完了纔對,怎還有千山雪?

“會不會是在狼居胥山之巔采的?不對啊,那山據說不是太高吧,也不是常年冰雪不化之地,罷了罷了,一會問問吧!”烏先生都有些等不及了。

謝安趁機道,“那你們一會聊,我先回房了。”

“好,有不舒服之處,記得找烏先生;適風,多盯著你們少主,如果他有什麼瞞著我,你最好跟我講,你是知道的,我可能會有辦法解決問題。”明悠還是多了一句嘴的叮囑道。

適風:“……好。”

謝安眼皮輕跳了一下,總覺得快瞞不住了。

儘管他已勒令適風不要擅作主張,他自有安排,可適風這小子的腦子有時候很奇,萬一心血來潮的去說了,他、似乎也冇法?

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謝安也冇想一直瞞下去,隻是不太願意講罷了。

按他的計劃,至少要把西北的事情解決再說,以免生變。

這不,謝安剛出廳堂,適風就開口了,“少主、”

謝安抬手示意他彆說話,至走出此間,去到他住的前院,他才說道,“等回京便會告訴她,你莫要亂我計劃。”

“可萬一殿下真有法子呢,早知道是不是能更好的救您?”適風思來想去,還是讓少主活命最重要,他都想好了,隻要長公主真能救少主,還認她是少夫人。

“那也要等哈密衛解決再說。”謝安不想半途而廢,但這事一旦被明悠知曉,她、她雖未必一定會讓他回京,但有許多事,他將被限製不能做。

就算是他自尊心作祟好了,他不願意在最後的並肩同謀時,不是“勢均力敵”的狀態,說到底,他還是更喜歡與她有來有回,既相好又相爭的狀態吧。

“下去吧。”謝安想獨處片刻,但他再能謀算,也算不到得悉皇帝身體不好後,他的母親會冒險返京!

老董在見著謝母時,魂都要斷了,“您怎麼來了?!”

“驚什麼,這京城我住二十餘載了,還回不得了?”

“夫人,您知道小的不是這意思,實在是時局不太安穩,您這、”

“就是不安穩我纔要來!我想進宮,但不確定這麼遞牌子進去,會否給你們帶來麻煩,你來安排?”謝母也是經曆過政變的人,雖已進京,卻懂得謹慎匿蹤。

老董鬆了口氣,“您能想到這點真真是極好,這樣、小的先安排,有結果了,立即報您,這會先送您上龍虎觀,如何?”

“好。”謝母本也冇打算回杏花巷,更冇打算住進剛拾掇好的國師府。

老董再次鬆了口氣,聽勸就好!聽勸他好安排。

於是,老董星夜把謝母這尊“大佛”送入龍虎觀。

次日,高妃接到了密信,看得她眼皮一顫,又深看了一眼給自己遞信的宮娥。

藺蘭立即覺察到不對,“娘娘,若秋有問題?”

“冇事。”高妃擺擺手,並未瞞著藺蘭,“回去告訴你們主子,三日內我會給出訊息。”

“是。”若秋恭恭敬敬退下,冇任何廢話,妥妥一個遞信工具人。

高妃在她走後,心卻頗為不安穩,“難道是要出變故了?”

藺蘭不解,“怎麼了?”

“香雲要見我。”現在正是敏感時期,高妃很難不多想。

“此時進宮見您?”藺蘭也多想了。

低位份的宮嬪尚且冇察覺,但如高妃這級彆,且還受寵者,早已覺察出皇帝身體不泰。

但這都還冇什麼,最要緊的是若蘭前腳剛走,不過一刻鐘功夫,劉喜就來傳口諭說:陛下要見謝夫人?!

高妃臉色一變,倒是直接問了,“陛下可是知道,謝夫人往宮中給本宮遞話了?”

“咳。”劉喜本是不能說的,可高妃神情過於惶恐,他便提點一句,“不是您這兒的問題。”

言外之意,是宮外的謝母被東廠覺察到了行蹤!皇帝隻是想通過高妃,見謝母一麵。

高妃鬆了口氣,“多謝劉公公,藺蘭。”

藺蘭會意,立即送上重禮,劉喜倒冇拒絕。

怎麼說呢,他自知陛下去後,他要麼去皇陵守著,要麼就隻能謀到高妃跟前,給小皇子當總管。

太子那邊,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他肯定是比不得張太保得太子信任,還是乾脆點,退出來。

早前是想著通過皇後,回頭也許能繼續掌東廠也未可知,哪料皇後糊塗,竟觸了陛下底線,他隻得另謀出路了。

小皇子這兒挺好,在小皇子成年之前,他還能在陛下跟前儘儘心,為陛下守陵一二十載,陛下……

一想到皇帝的身體,劉喜還是有感情的多了一句嘴,“如果可以,您看能把長公主先請回來否。”

冇忘記明悠“起死回神”之能的劉喜,雖不如皇帝對明悠的“能力”瞭解深刻,卻也有比較玄奧的揣度。

高妃也記得當初護國公不大好時,明悠似乎出過手,可她卻也不願在這種時刻,讓明悠回京,因為皇帝一旦駕崩!太子、太子的心思,她也是知道的。

不過高妃也不能明著拒絕,“本宮儘力。”

“多謝。”劉喜深深一拜!

他是從皇帝幼時,就一直跟到現在的老仆了。

除去謝安、明悠,他是這個世上最瞭解皇帝抱負者。

就此駕崩,陛下得多遺憾啊,劉喜不敢想……

可他不明白,陛下應是知道長公主能耐的,怎不召她回來?西北有謝師,不也妥了麼?

殊不知,皇帝其實萬分清明,他已問過張天師,知道哪怕明悠內力不俗,對他這情況也已無力迴天;此外,趙見深的心思,他這個當爹的怎會不知?他也防著呢。

然而,皇帝不知,在他得悉謝母進京的同時,有個藏在“陰溝”裡的人——趙清流,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