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弟子裴秀,拜見列祖列宗!

九宮山巔,劍道宗大殿!

神龕上香火長明,香氣四溢。神龕上,列祖列宗,諸般真人真仙……

其中有一個位列第五,乃是七百年前劍道宗真正崛起的祖師,一代橫空出世!力壓一個時代無有敵手!劍道宗內更是無數關於他生平事蹟的書……

隻可惜,他也不得飛昇成仙!

每每到此,清微老頭都會多看一眼先輩五祖!他也自小看著這位五祖的生平故事長大……

三花小姑娘跪地在拜:“弟子裴秀,拜見列祖列宗!”

清微老道跪在頭前,也有喃喃自語:“列祖列宗在上……弟子恭拜!祝祈列祖列宗護佑後輩裴秀,此子天資聰穎不凡,根骨俱佳,一定能將劍道宗發揚光大,定然不教列祖列宗失望!也祝祈列祖列宗保佑劍道宗能安穩渡過此劫!”

磕頭!

清微老頭無比虔誠,每一個頭都磕得無比虔誠!

起身,清微老頭依舊站定不動,抬眼不斷掃視神龕靈位,沉默片刻,慢慢與三花裴秀介紹著每一靈位代表的一段故事……

身後,還跟著十幾清微老頭的親傳弟子,眾人已然都知道此女自小養育在那個絕世師叔祖身邊,得師叔祖悉心教導,也是師父口中的不世之材!

眾人不自覺都去不斷打量著這位師妹……也想著自己身上可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可以當做見麵禮……

若是以往,忽然來了這麼一個所謂師妹,一開口就是什麼絕世之才,什麼衣缽傳人,不免明裡暗裡也該考教幾番,乃至……多少有些不服氣!

而今,卻是冇有一人有所謂不服氣之念,大概皆因那位師叔祖過於駭人聽聞!

人心就是如此,如果一群雞裡有一隻長得格外大的雞,眾雞不免去想它憑什麼那麼大?但若是一群雞裡長出一隻仙鶴,眾雞也就隻會心服口服乃至崇敬羨慕……

還有清微老頭的話語:“往後,你們裴師妹之事,一定要事事上心,對待師妹,定要愛護有加!”

“謹遵師父之命!”

眾人拱手躬身。

師妹裴秀連忙也躬身行禮:“多謝各位師兄師姐!我平常無甚事的……不會過於叨擾……”

“你們這師妹啊,就是性子柔軟,不論在哪,你們都當護著點!”清微老頭看人很準。

祝平安身邊,大花祝無傷,外表柔軟,但實則內心剛毅,且有一股子生死看淡的灑脫氣質。

二花葉一袖,外表颯爽,內心也是很有主意,果決非常之人。

三花裴秀,就真是個外表內心都柔軟之人,著實鄰家妹妹的感覺。

裴秀這般的人,其實也有一種天生的好處,那就是容易讓人有保護欲。

“師妹放心,有大師兄一條命在,就不會讓人把你欺辱了!”

“師父,你還放心不下我嗎?我這人向來好相處,更何況師妹如此知禮懂禮,我焉能不知愛護?”

“師妹,稍後師姐帶你熟悉一下山門,也為你安排住宿與使喚的人手,有什麼事,你就找師姐……”

裴秀再禮:“多謝諸位師兄師姐!”

清微老頭欣慰點點頭:“嗯,為師要出門幾日,你們好生收攏門人,但凡此番出走之人,一概清出宗門,待為師回來了,還有諸般安排。平常裡嚴令各支弟子不可往師叔處去打擾,弟子出行也要繞路去走,除非有大敵前來,旁事無我吩咐,不可往那裡去!”

“遵命!”

“放心師父,我知曉的!”

“謹遵師命!”

“好了……幾日就歸!”清微擺著手,萬事都急,急著去江城,也還急著回來。

矮山小院裡,祝平安在鑽研劍道宗三神通。

其一,《一氣》,是祝平安最熟悉的一門神通,其實也就是禦劍之法,劍道宗禦劍,講究就是一往無前,有死無生!是門絕佳的神通,可見昔日劍道宗那橫空出世之人極為天才!

但其中有難點,那就是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那種一往無前的銳利,這裡麵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生死置之度外。

所以,很多人使來,都是形似神不似,看似有死無生,其實又百般想後路。

這般手段,適合的人使來,一動則銳利無比。隻奈何能真正適合這門神通的人,不多,即便有,那也定然是一個心性極其堅韌之輩,一定是無數風吹雨打之曆練。

得真正大改嗎?

其實不然,小改即可,不可改了其中精氣神。但還是要改,要改的是劍道宗弟子這般不出世的心態,得多出去走走,得多與人搏命。

搏命而生,自得其中真理。

當然,也有可能搏命而不生……

研究著研究著,祝平安忽然想到一個人,似乎天生適合此法……寧九韶!

毫不猶豫,這本被祝平安小改之後的《一氣》,就出現在了寧九韶的石桌前,不僅因為寧九韶適合此法,還因為寧九韶應該有一門正兒八經可以掩蓋自身出處的大神通。

祝平安隻是來去如風,山洞中的寧九韶看著石桌上的書,久久難以回神,依舊有些呆呆愣愣……卻也終究還是慢慢拿了起來……

回去繼續鑽研……

劍道宗神通其二,《大天清》,道家氣之本真,練氣之法,上古煉氣士一脈相承而來,有言上古以此可飛昇……

卻也不知這上古是多古,三千年?五千年?一萬年?十萬年?

祝平安之前在灶台上已經改過一次了,而今再看再思,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上古與如今,區彆甚大,《大天清》裡麵有很多記載的運氣之法,言說的效果,與如今有很大不同。

想來,不是《大天清》記載有誤,而是如今時代不同,也許……祝平安亂想,是否是天地之氣變了?已經與上古不同?

可能清微老道也有過這般發現與疑問,所以他與祝平安說過一句話語,祖宗之法任你改,他大概是不敢自己亂來,覺得祝平安可擔當此任,先讓祝平安改來試試,他最多再來印證一二。

祝平安想定,思路一通,改起來自是大膽許多,改完之後再仔細檢查一下,放到一邊……

祝平安甚至也想,是否天下許多宗門的核心功法都會有這個問題?

其三,《五拳腳》,這種取名的簡單方式,完全與大神通不太貼合,一看就是來自上古煉氣士,後來之輩,但凡給神通取名,那叫一個花裡胡哨……

此乃近身搏鬥之法,渾身氣息調用,拳腳與氣息配合招式出入,動若雷霆,拳腳如電,這東西極好!

但也要改改,諸般皆好,就是打鬥上理念有些落後,上古之人大概多有一力降十會的那種念頭,也大概是因為上古之人應該比如今之人更加強大……

而今時代不同,技巧上就應該更多一些,這裡麵倒冇有好壞之分,“力”大的簡單直接點為好,“力”小的就技巧多、心眼子多一點為好。

給修煉之人一個更多對敵的選項!若是“力”又大,技巧又多,那自然臨敵就選項更多,更顯從容不迫!

祝平安一研究就是好幾天,乃至絞儘腦汁搜腸刮肚,似乎自己也跟著這些研究長進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