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高敏,朕甚喜之!

-朝廷是有功臣可恩蔭族人的相關律法,但並不代表可免除一切罪責,尤其是這種通敵叛國,連丹書鐵券都救不了的大罪。

所以崔尚書的陳情,雖毫無人情味,可確實在理,這還不算……

崔尚書還接著說道:“蕭圃如此,護國公亦如此,刑罰可減輕,卻不代表無罪!”

“陛下。”李閣老虛弱開口,“老臣以為,崔尚書雖言之有理,卻失了溫情,且律法上關於恩蔭族人的最高功勳,恕老臣直言,皆不如蕭世子所戰之功十之其一!

陛下,土堡之變後,韃靼與我大明有血海深仇!韃靼汗王更是殺死先帝,坑殺我朝百萬雄獅的罪魁禍首!

韃靼汗王之強,老臣以為,諸位同僚應都有數!試問,哪怕太祖、成祖在世,能有此戰績否?”

“李閣老此言差異,情況不同,不可比。”崔尚書立即上表意見,“太祖與成祖,開國、拓疆之君也!

蕭世子,熱血少年郎罷了,勇武不可否認,卻無法做到太祖與成祖之功績,李閣老所言,有褻瀆兩位先帝之嫌。”

“臣以為然。”陳閣老讚同崔尚書所言,他們都不否認蕭回確實勇武,功勞也確實高!但不能和太祖、成祖媲美。

張首輔卻道,“臣以為,崔部堂所言的‘情況不同,不可比’,然也。可要說蕭世子無法做到太祖、成祖之功,實屬在點,此乃陛下之責。

畢竟蕭世子雖有蓋世神勇,陛下及我大明朝廷,卻無太祖、成祖時期之力,無法為蕭世子支援出雄獅鐵騎!無法將蕭世子打下的疆域融入大明版圖,乃吾等及陛下之過也。”

“張閣老,您這是、”崔尚書正要接茬!

一道老邁的聲音,卻打斷了他,“老臣以為,張閣老所言,句句在理!陛下,朝廷沉珂,當藉此大刀破斧斬之!

如兵庫案中,所有瀆職官員,不可隻是擼官!包括蕭三在內,所有涉案者,當斬立決!大明疲弱,皆因附骨之疽太多!該殺!該全殺!”

「好傢夥!」

明悠心裡直呼好傢夥!

這老頭誰啊,口氣真大!

好奇的明悠小心打量了一下,從對方身上的正二品官服猜出,這位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左都禦史。

可問題卻在於,冇人附議左禦史這番諫言。

哪怕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張正和李閣老,亦然。

兵庫案牽扯之廣,在此站著的朝臣,心裡都有數!

真要按左禦史說的乾,武官得砍大半!文臣也得洗掉一半!

所以這次的文武官員,都冇懟著對方咬,都不想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事吧,還挺操蛋,不過……

念在老伯伯附議了張首輔,明悠想了想,決定開口,“父皇,兒臣可以說說自己的看法麼?”

朝臣們聞言,都是一愣,也有人想阻攔,但皇帝已應允,“你說。”

“兒臣以為,兵庫案斬首惡就可以了,其他人完全可以按罪貶到地方,然後按在地方上的表現,建功後可逐步官複原職之類的?

當然了,為免他們存有僥倖,給個限期,如果限期內做不到戴罪立功,按原罪處置,若再犯之類的,加倍處罰?”明悠故意用比較稚嫩的言語來表達想法。

朝臣們聽了,果然都覺得這隻是小兒女的一點奇思,大概還是因為蕭回這事,而引發的戴罪立功巧想。

張首輔還點了點頭,“陛下,臣以為高敏郡主所言,可以考慮,但需嚴謹些,可由太子殿下總領。”

“老臣附議。”李閣老讚同道。

“臣附議。”

“……”

不少朝臣都很讚同,不砍還有翻身的可能,能不好麼?

但皇帝卻比大部分朝臣明白到一點,這處置表麵上是給了那些罪臣莫大的希望,事實上——

卻是在巧妙的!將他們全部擠出朝廷的權力中心!等於清洗了朝堂,但卻不會引起太大動盪!

是以,皇帝也不動聲色的頷了首,“好,就由太子來負責,太子,你可有信心?”

“兒臣領命!”一直沉默的趙見深,出列領命,語氣挺平穩,但內心極其激動!悠悠又在幫他呢!

“好,此事你可多和李少師商議,張卿這邊,隻要你能逮住他,你就問。”

“陛下……”張首輔隻覺得頭上的發,少得快簪不住了!

皇帝卻假裝冇聽到他這一聲底底哀歎,轉盯向陳閣老,“陳卿,瓦剌這邊的合作,近日應該定下了吧?”

“不錯。”陳閣老立即出列,“有蕭世子神來之筆,瓦剌再不敢提什麼不恰當要求,瓦剌小王子已請命回瓦剌,說是要趁機把靠近瓦剌的韃靼部落收入囊中。”

“朕允了。”皇帝很清楚,韃靼雖然撤軍,但失過錦州、瀋州的遼東也不太好,防線的重建還需時間,決不可讓韃靼有餘力反撲!

“那臣便讓鴻臚寺這邊馬上辦理相關文書。”陳閣老請應道。

“可。”皇帝冇異議。

明悠卻暗地裡皺了皺眉,她對袞多即將離開,感到不安。

可她又實在冇有立場提出什麼“挽留”之言,隻能保持沉默。

“那麼禮部這邊,爾等需在三日內做好出城百裡,迎蕭回入京的典禮。屆時朕與皇室上下,以及朝堂五品以上官員,都將出城相迎。”皇帝決斷道。

眾臣都深吸了一口氣涼氣!被驚到了!

但轉而又明白,理當如此!

蕭回之功,不僅在於社稷,還在於國祚!

影響之深遠,非是眼下所能一句概之。

陛下率滿朝文武、皇族上下相迎,是在加深、加劇、加廣各種影響!

“陛下聖明!”

“陛下萬歲!萬歲萬歲!”

“……”

想明白的那部分朝臣們,率先讚揚了皇帝的深謀遠慮。

想不明白的那些,就和假裝不明白的明悠一樣,傻乎乎附和著。

“無事便都退了吧,高敏留下。”皇帝單獨留了明悠。

明悠頓時有點忐忑,不管什麼時候,單獨見皇帝,她都很緊張。

而等朝臣們褪去,大殿之門關上後,她感受到了,來自皇帝的探究打量!

明悠的神經頓時緊繃到了極致,上首的皇帝,偏還意味深長道,“高敏。”

“兒臣在。”明悠趕緊應話,頭是不敢抬的,一點小動作都不敢有。

“你很好,深得朕心,你想要什麼獎勵?”皇帝溫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