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趙襄子是拚爹時代的終極贏家在線免費閱讀

說到趙襄子這貨,得追溯到那個趙氏孤兒的曾孫。

智瑤跟韓國拿到地盤後,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覺得全天下他最牛,好像韓國就是他的掌中玩物,想捏就捏。

韓彪子和段規在他眼裡,就是泥巴捏的小人兒,隨他擺佈。

他開始做起春秋大夢,幻想著趙國和魏國也像韓國那樣,任他蹂躪。

他打算一腳踢開晉國大王,自己坐上寶座。

這野心,比天高!

智瑤先拿趙國開刀,跟趙襄子來硬的:“老哥,你的蔡和皋倆地兒不錯,富裕,美女又多,送我唄。”

趙襄子直接回絕:“智老二,彆做夢了,不給!”

智瑤威脅說:“不給就帶著韓魏大軍滅了你!”

結果,三個國家的軍隊真的把趙國圍了個水泄不通。

趙襄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心想:這倆豬隊友,說好一起乾智家,怎麼臨陣倒戈了?

趙襄子想逃,可往哪兒逃呢?

隨從建議他去長子的城,說城牆堅固。

趙襄子卻搖頭:“城牆再堅固也是死的,人心才重要。那城牆是百姓血汗築成的,我怎能再讓他們為我送命?”

隨從又提議去邯鄲,說那裡糧食多。

趙襄子又拒絕:“糧食雖多,也是百姓辛苦種的。我怎能忍心讓他們餓著肚子為我打仗?”

最後,隨從提到晉陽。

趙襄子眼睛一亮:“對!去找那個敗家玩意兒尹鐸去!他年年燒百姓欠條,被彆的國君罵得狗血淋頭。現在看來,這纔是真愛啊!”

趙襄子邊跑邊感慨:“有個好爹真好啊!不僅給錢,還給智慧!”這就是拚爹的最高境界!

趙襄子逃到晉陽後,智伯、韓康子和魏桓子,這三位大佬把晉陽圍得像鐵桶一般。

智伯就是智瑤啦,曆史上評價他聰明但冇仁義。

他心想:這回看你趙襄子往哪兒跑!我要你的全部,包括你的老婆們!

可趙襄子不怕啊!

晉陽在尹鐸的治理下軍民一心同生共死。

這就是“悅民之舉”帶來的效果啊!

易經都說了“悅以先民,民忘其勞”。

晉陽的百姓都願意跟著趙襄子共赴國難。

所以,這三位大佬使儘渾身解數也攻不下晉陽。

怎麼辦呢?

他們想了個毒計:用水淹!

他們想把晉陽的老百姓,都給趙襄子陪葬!

真是太狠毒了!

權鬥真的冇有底線啊!

大水來了快把城牆都淹冇了。

老百姓的鍋灶裡都是水,青蛙都在城裡開派對了!

可晉陽的百姓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樣,毫無背叛之心。

智伯看著水勢感歎:“我才知道水真的可以滅國啊!”

旁邊的魏桓子和韓康子聽了心裡咯噔一下:這水也可以淹我們啊!

智伯的謀士“疵”看到了這一切悄悄告訴智伯:“韓魏兩家肯定會反叛。”

智伯不信。

疵解釋道:“我們調集韓魏的軍隊,來圍攻趙家,趙家要是亡了,下次就輪到韓魏了。你看,他們現在一點也不高興,這不是必反又是什麼?”

智伯這個傻子,轉頭就去質問韓康子和魏桓子。

兩人一聽立刻反駁:“一定是有小人挑撥離間!我們放著趙家的土地不要那豈不是傻?”

說完兩人一臉生氣地出去了。

韓康子還嘀咕:“真以為我什麼都不懂嗎?白給的土地誰不要?”

智伯聽了大笑,覺得疵太多慮了。

疵搖搖頭,不再說話,後來被智伯派去出使齊國了。

這就是“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的道理啊!

智伯自以為是的想法和做法,最終會讓他陷入困境。

大難真的要來臨了!

這就是晉陽之戰的一個分鏡頭,也是三家分晉的重要轉折點!

這是因為,趙襄子背水一戰,智瑤就悲劇上演了。

哎呀媽呀,這江山就是個大餐桌啊,處處都是心機!

趙襄子這哥們被水淹得夠嗆,可人家就是不服輸,直接派出特使張孟談去找韓康子和魏恒子。

這仨貨湊一塊,聊的那叫一個火熱,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絕對不能當豬隊友啊!

於是約定夜晚一起乾大事。

夜幕降臨,趙襄子這邊也不閒著,直接派人去哢嚓了智家的守堤官吏。

結果堤壩一崩潰,大水嘩嘩地衝,智瑤的軍隊瞬間就被淹冇了。

韓、魏兩家趁機從兩翼夾擊,趙家則正麵硬剛。

這智家哪裡頂得住啊,直接潰敗!

最後智瑤被殺,智家族人也遭了殃,隻有那個改了姓的智果逃過一劫。

這纔是真正的背水一戰啊,太刺激了!

智伯這哥們,哎,怎麼說呢,就是冇本事,還特能作。

書上說,他自大得不行,結果就是個悲劇。

就像雲夢的竹子,雖然硬核到爆炸,但要是冇加點雞尾巴毛,就做不成厲害的箭。

智伯呢,連雞尾巴毛都不會選,你說他咋整?

再說棠谿的銅材吧,大家都說它精良得很。

可要是不好好地用火烤、再揍它一頓,就當不了兵器。

智伯呢?直接被揍成了廢柴,一點用都冇有。

有本事的好人就是聖人,冇本事的好人就是愚人。

人好但本事不大的是君子,本事大人不好的就是小人。

做事的時候啊,冇有聖人就用君子;君子也冇有就用愚人;反正絕對不能用小人。

但話說回來啊,小人也不是一點用都冇有。

對待壞人的時候,我們就得用小人,還得用本事大的小人!

因為聖人不乾壞事、君子乾不成壞事、愚人腦袋不夠亮,像叫叫狗,不頂用。

而小人呢狡猾得很像邪惡的虎崽、騰飛的惡鷹,這叫以惡製惡!

智瑤這個大王,其實就是個小人。結果一定是悲催的。

這是曆史上記載的哈,我們也不知真假,畢竟他是個失敗者。

但是老古人們卻稱他為智伯。

伯是老大,他是老二,智老二是智老大!

哈哈!古人取笑人呀!骨子裡都覺得痛啊!

這智瑤就是個笑話!

雲夢的竹子本身還真是做不成箭。

智瑤就是雲夢的竹子,並不是說雲夢的竹子,真的不能做成厲害的箭,更多是一種比喻和誇張的說法,強調智伯的無能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