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兩個大久保

-在德川的麾下,有兩位傑出的大久保家族成員,他們都被列為十六神將之一。

這兩位分彆是兄長大久保忠世,和弟弟大久保忠佐。

儘管他們出身於同一個家族,但性格卻截然不同。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是頂尖的勇將,至少在扶桑島上享有極高的聲譽。

作為兄長的忠世,對德川家族懷有深厚的敬意。

他不僅武藝高強,被譽為“蟹江七本槍”之一,而且在文學方麵也有著深厚的造詣。

他擅長與人辯論,甚至曾憑藉出色的口才,成功調解了德川家臣之間的激烈矛盾,多次避免了可能的生死衝突。

而他的弟弟忠佐則是另一種風格。

雖然他在武藝上與哥哥不相上下,同樣位列七本槍之中,但忠佐的勇猛更為突出。

然而,他的性格卻頗為暴躁。

當事情不如他意時,他對待下屬往往嚴厲甚至粗暴。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對手下又極為慷慨大方。

隻要下屬表現出色、聽從他的指令,他就會給予豐厚的賞賜。

與哥哥忠世不同,忠佐對德川家族的忠誠,更多源於,他對強大力量的嚮往。

在他看來,真正的武力並非個人的勇猛,而是在山頭揮扇指揮大軍時的,那種氣魄與智慧。

因此,這兩位兄弟對德川家族的態度也各有千秋。

忠世堅信,既然選擇了效忠,無論德川家族未來如何變遷,他都會保持自己的忠誠,全心全意地,服務於德川家族的每一位成員。

然而,忠佐卻持有不同的看法。

他認為,如果有一天德川家真的失去了現有的勢力,無法再讓他率領軍隊四處征戰,那麼暫時離開德川家也並非不可能。

直政雖未明言,但秀忠已然洞悉其意,他寬慰道:“你放心,這次我已經深思熟慮過了。如果你覺得這個計劃可行,我們就邀請這兄弟倆都過來

“他們兩個都是能力出眾的人才,如果他們能給予我們支援,我相信即使麵對半藏,我們也有一戰之力

直政沉思片刻,提出了一個懇切的建議:話雖如此,但我不認為忠佐會選擇支援我們。實在不行的話,我們可以從他哥哥忠世身上著手。

隻要哥哥願意幫忙,他或許能說服忠佐。

這個想法與秀忠不謀而合,然而秀忠還在猶豫,是否應該這樣做。

畢竟,邀請忠世來大奧並不合規矩。

雖然同為藩臣,但忠世的地位並不如直政高,而且他與德川家族內部的關係,也不如忠勝和直政那麼深厚。

這時,直政開始勸說秀忠:“現在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殿下您不必再顧及,那些無關緊要的規矩。無論身份如何,隻要能給予您幫助的人,都應該被邀請到大奧來

這番話深深觸動了秀忠。

他反覆思量後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是獲取力量,其他都是次要的。於是,兩人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秀忠希望直政能出麵,邀請忠世來大奧詳談,直政也爽快地答應了:“殿下請放心,我一定竭儘全力將忠世帶到您的麵前

秀忠微微一笑,隨後送直政離開了大奧。

在踏出這座城池的那一刻,直政緊繃的心絃才稍稍放鬆。

對他來說,今天的這場對話壓力巨大,不僅關乎他日後的動向,更牽扯到整個德川家族的命運。

即便不為德川家族考慮,他也需要為自己的家族謀劃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雖然他不認為忠世和忠佐兩人能對抗半藏,但他們的加入無疑會增強秀忠的力量。

然而,讓直政更為震驚的是,秀忠在他臨行前透露了一個計劃:三天之內,他將在大奧內掀起一場血雨腥風,剷除所有不聽從他命令的兄弟,甚至包括他父親的女人,和其他有資格居住在大奧中的人。

秀忠這次顯然要采取極端手段,但背後的深意直政無從得知,也不願過多揣測。他隻想完成自己的任務。

另一邊,當秀忠想到忠世時,忠次也已親自來到忠世家中。

兩人在院子裡對坐飲酒,然而酒味苦澀,難以入喉。

忠次放下酒杯,凝視著大久保忠世,緩緩開口:“你我都深知,我對於大將軍的忠誠絕不亞於任何人。而你,作為一個忠誠於大將軍的勇士,應該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

忠世點了點頭,示意忠次繼續說下去,同時並未表露出任何明顯的態度。

忠次繼續說道,他最近一直在思考,是否應該去爭奪家族主人的位置。

他原本希望德川的孩子們能夠自己爭奪這個位置,但根據他對這些孩子們的瞭解,恐怕目前還冇有人有能力勝任這個角色。

“所以,你就打算分裂這個家族嗎?”忠世的語氣雖然平淡,但明顯可以聽到他聲音中的埋怨和質問。

然而,忠次否認了這個說法:“我並冇有打算分裂家族,我隻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我計劃通過,脫離家族的方式來擴充我的軍隊。隻有我們的軍隊和力量足夠強大,才能確保德川家族的傳承得以延續

“你的力量強大了,對德川家族的傳承有什麼好處呢?”

忠世依然保持冷靜,目光卻異常熾熱地盯著他,彷彿如果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他就會立刻動手將這個企圖篡權的人置於死地。

忠世的想法都寫在臉上,但忠次隻是微微一笑,彷彿冇看懂他的意圖。

他解釋道:“如果我真的能夠獨立出去,並且擴大軍隊編製,我就可以將自己訓練有素的士兵全部注入德川家族。我所利用的,正是這身份和士兵數量之間的一個契機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你不要以為我真的有列土封疆的野心。其實你應該很清楚,我並不是那麼有野心的人。看看我現在這把年紀,即使列土封疆,難道我還能鎮守得住嗎?”

忠次覺得自己這些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現在,抉擇權再一次回到了忠世的手中。

然而,忠世是否能夠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和選擇,就不得而知了。

-